【财新网】/火线澳门新葡8522最新网站(记者 周东旭)河南洪灾损失惨重,尤其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。是天灾,但人为教训亦十分深刻。近日,国务院决定成立调查组,由应急管理部牵头,相关方面参加,对河南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进行调查。
成立国家层面的调查组,对此事的重视可见一斑。调查对象很明确——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。牵头部门为应急管理部,应急管理部设有调查评估和统计司,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是其职责之一。
调查组的主要工作包括对灾害应对过程进行调查评估,总结灾害应对经验教训,提出防灾减灾改进措施,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追责。调查评估,总结经验教训,提出改进措施是一个完整的链条,追查事实与真相,防患于未然,而问责追责则是这一完整链条的必然结果。
事实上,自洪灾以来,各界的质疑从未平息。究竟在预报—预警—应急的哪些环节出现重大漏洞,哪些伤亡与损失本可以避免,有关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责任何在,相信这份调查报告会给出一个详实的答案。
灾害无小事,任何麻痹大意,都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。不能绷紧灾害防范这根弦的主政者,没有把人民生命与财产放在心上的管理者,自然也不可居其位。问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,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。通过问责提升灾害防范意识,完善灾害防御措施,以阻止类似灾害再次上演。
截至8月1日18时,郑州总共遇难292人,失踪47人。遇难人员中,因洪水,泥石流导致189人遇难;因房屋倒塌导致54人遇难;因地下室,车库,地下管网等地下空间溺亡39人,包括地铁5号线14人遇难,京广路隧道6人遇难,另有其他遇难者10人。
全面客观总结洪灾的教训,总结经验,以便今后改进,是对逝者的告慰。对于此次洪灾中失职渎职的行为予以问责追责,同是给逝者一个交代。天灾只能直面,但是,对于“人祸”则可以通过相对完备的应对机制和积极的执行力予以避免。
比如,在郑州气象部门已经明确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情况下,“三停”(停止集会,停课,停业)是否及时部署,应急预案以及相关防御措施是否及时跟进。从事后看,很显然诸多本该采取的措施并未到位。那么,到底症结何在?是缺乏相关具体规范以及执行机制,还是自上而下的部署出现了漏洞,又或者是基层执行不够,都是公众十分关心的。
再比如,地铁5号线14人遇难,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求援视频,让人揪心,甚至可谓惨烈。假如能够提前停运,或者救援能够再及时些,或许就可以避免一些伤亡。那么,究竟当时的应对是怎么样的程序,停运或者救援的命令是如何在体系内部传递的,地铁方以及有关部门,又在大水倒灌时采取了哪些举措,相信都会通过调查报告予以披露。
这些问题实质上正是灾害防治中的薄弱环节,调查清楚了,对症下药,才能完善相关的机制。问责的过程,也是自我纠错与补漏的过程。
当然,有了调查结论,明晰了有关部门以及人员的相应责任后,还应积极展开赔偿工作。诸如地铁五号线的遇难者,不管是否已经有了赔偿协议,都应根据调查报告的责任认定再进行确认或者修改。
不过,也要警醒,由于所涉部门以及人员众多,问责务必要讲究精准,哪些部门或者个人,谁应该承担什么责任,必须要实事求是,不能放纵责任者,也万万不可挫伤本不应承担责任的干部。
此次洪灾虽然暴露了城市治理方面的软肋,但郑州民众(包括公职人员)在灾害面前体现出了让人敬佩的互助精神。如果不是民众的果敢作为,伤亡与损害恐怕还会更严重。在问责的同时,也不应忘记这些与灾害拼力相搏的人。灾难面前,如何发挥民间救援力量,也是值得探究的另一个话题。
更多报道详见:【专题】河南暴雨成灾 各方救援进行中